关于汉字象形的书
中文不是象形文字。象形文字是形而下的是平面二维思维。
中文是范式文字。范式文字是形而上的是立体多维思维。范式之象形是象宪象之形。宪象即典范式样。所以象形只是六书之一。指事、象形、形声、会意、转注、假借。六书是范式的六种模板。
范式文字注重的是对于变化事物的逻辑导向。比如阴阳五行所讲述的是认识事物变化中的依凭参照。有了阴阳五行的概念犹如认识了数。自然界是不存在数这个物质的。但人类有了数的概念后就对物体有了具体的认识。阴阳五行对于变化犹数之对于物,从此有了量化的具体认识。这种思维对于平面二维思维来说犹如在讲天书。阴阳五行不是物质,怎么又对应物质。所以中医在西医眼里犹如巫术。怎么也看不懂。二维科学怎么认识得了三维科学呢?
中文是范式文字,不是象形文字。所以简体字还是象形文字吗这个所提问题不成立。
从甲骨文、金文、隶书、楷书、简体字所显示的都是范式。只要保持范式的相通。那么不论怎么变都能有一个确定的相同表达。也就可以一脉相承。从古到今都能解读。
比如“从”字甲骨文就写作双人为从。
只因反从为比。
甲骨文的从与比易搞错。所以增笔画变從字。不论或行或止人皆跟随于人是從字之范式。人跟随于人是从字之范式。两个表达是一样的。现代人很少用篆书,所以用从字根本没有问题。
再比如种、種、穜
“种”从禾、从中。阳气动跃触地而出结穗而垂者是禾字之范式。种子生根发芽上下通指向于种子外壳以内是中字之范式。禾、中两范式叠加。禾之生根发芽幼苗为“种”字之范式。
“種”从禾、从重。阳气动跃触地而出结穗而垂者是禾字之范式。阳气动而物怀妊欲萌是重字之范式。禾、重两范式叠加。禾阳气动而怀妊欲萌者是種字之范式。
穜:从禾、从童。阳气动跃触地而出结穗而垂者是禾字之范式。阳气动而物怀妊干上初萌是童之范式。禾、童两范式叠加。禾阳气动而物怀妊干上初萌是穜之范式。
种、種、穜三个范式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,只是观察角度不同。
现在统一规划简化为“种”。并不妨碍我们对种的理解。
古人不用“种”这个字,是因为不是随便什么种子都能结穗有收获的。只有重的种子才能结穗有好的收获。所以特别将“种”变音读作“chóng ㄔㄨㄥˊ”以示区别。不作种子的解释,而只解释为弱苗。现在选种已经有科学的方法,根本不必以种子的轻重来选种。所以“種、穜”简化为“种”完全没有问题。不必再忌讳轻的“种”子。所以也就可以将读音恢复正常。
再比如“万”,数字“万”本身就写作“万”。
但因数字庞大,万一出错是要出人命的,这个数字如毒虫。
因为“万”字笔画太少容易被篡改,出了问题就如被毒虫咬了一样。所以在账册中皆画毒虫“萬”来替代数字“万”。在甲骨文时“万”与“萬”就同时存在。“萬”简化为“万”,这种简化是一种回归。
简体字是象形文字演化而来。
本文由 汉语词典 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,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biancha.cn/cidian/article_6eNMYxpvYwBq.html。